真愛家庭雜誌 第107期 (2019年06)
主題企劃
團隊呼籲篇
  結實纍纍,茂盛長綠
會長談心篇
  風狂雨驟,感恩有您!
養生話題篇
  全家全人養生樂
養生實例篇
  內外兼修,樂在養生
 
真愛分享
家有特殊兒
  最特別的禮物
家庭EQ坊
  都是情緒失控惹的禍
瞻望金色年華
  你說甚麼?我聽不見!
關顧長輩
  歡喜就好
遠距家庭勤守護
  人雖遠,心卻可以很近
e世代的好父母
  小心,人口販子就在你家裡!
伴你行過青春路
  到底,我是誰?
真愛交流道
  家庭教養,立足信仰
一笑抵萬金
人如其名!
家庭宣教
  時候到了!

        「李先生,這個給你。」婆婆把冰棒拿給公公,自己也歡歡喜喜地一口一口地吃手中的冰棒,「歐以喜!希阿哇塞內!」(日語:好吃,真幸福!)公公看著婆婆一臉幸福狀,自己嘴角也露出微笑。酷熱的夏天,午後舔著抹茶冰棒,我也覺得好幸福。我們像孩子般,坐在旋轉椅上晃來晃去,享受暑天的涼滋味。

天天轟趴的三口組

        公公(96歲)婆婆(91歲),兩老相伴長居在日本。2018年春天,二老同時住院,療養一個多月後出院。我自告奮勇,從美國東岸飛到日本陪他們一個月。

        公公出院後,不良於行,婆婆記性不好但行動自如,而我則不諳日語。我們組成「三口組」,天天開「轟趴」(home party),不按牌理出牌過日子。婆婆說我們的組名是“mitsuguchi"(三口),不是“Yamaguchi"(山口 ),她說:「Yamaguchi(山口)是黑社會幫派,有很多規矩,比教會還多,沒那麼容易當黑社會!」

百齡學校歡樂去

        公公婆婆出院後,社工安排他們每週去兩次日間照顧,每週兩次有人來幫忙買菜、清掃,一次護士探望。老人日照中心在鄰近溫泉名勝地的半山區,有溫泉浴池,也有專人幫助沐浴,但初時公婆都不喜歡去。婆婆說:「那裡的人都50歲以上,好老!」

        我把去日照中心改稱「上學」,好學不倦的公公立即認真對待。前一晚提早就寢,當天早早起來準備,把鞋穿好坐在玄關等車子來接。婆婆一向沒時間觀念,記憶退化後更是我行我素,有時不吃早飯,先到院子澆花拔草玩耍一番,有時不吃藥也不換衣服。像好學生帶著頑皮的學生上學去,公公每隔幾分鐘就喚著婆婆的名字,要她準備。我哄著婆婆,拿衣服給她,「媽媽,今天穿這件吧!妳穿這件『蓋高尚』(臺語:很高尚)!」

        老人中心的接送職員才在家門口高聲問候,婆婆就身手敏捷地越過公公、穿過院子、走下樓梯,一躍上車,公公反而慢慢地,一步踏穩後再跨一步。婆婆會在車上說公公走路太慢,幽默年輕的職員扶著公公說:「Papa,您的日子可真不好過啊!」

        沒「上學」的日子,我們三人吃完早餐,就想著午餐的各種選擇!午後的時光,有時洗衣,有時跟他們一起看相撲,或看日語發音的重播韓劇《大長今》。有伴,使生活更有趣。在炎熱的夏天,看著強壯肥胖的相撲選手對打,猛男的肌肉、肥肉,在慢動作的重播鏡頭中,全方位抖動騰顫,真是令人震撼的視覺經驗,我們像粉絲一樣對著電視尖聲驚叫。

        此次,不僅照顧公婆,也讓我預先觀察體會晚景。「優雅老去」是恩典,並不是每人都能達到。公公說:「活到這麼老是很寂寞的。」白頭偕老也不一定很羅曼蒂克。誠如公公的禱告:「懇求上帝幫助我們度過每一天。」信仰是公公婆婆日日力量的來源。這堂「老年先修班」讓我對邁向老年,更能以溫柔及謙卑的心看待,也更加對長輩心存體諒與尊敬。

聆聽,有時可以挖到寶

        在這一個月中,我首先學到的是聆聽。

        公公婆婆有很多人生故事。婆婆喜歡說她那有11位同胞手足的家族故事,她會反覆講述姊姊們婚姻故事,或是弟弟幼時的可憐事。雖然重複,但細節時有不同。我順著她說的不同細節,再問出一版不同人的故事,故事有時很傷感,有時很有趣味卻也很八卦。

        曾經聽醫師說,當老人重複講述時,不要提醒「你已經講過很多次了」,這會讓老人失了自信而不想開口,以致記憶力加速退化。於是我把這提醒當成「厭煩預防針」,每次婆婆重複講述或詢問,我會盡量專注聆聽或耐心回答。反而是我怕公婆忘記吃藥、「上學」等事,成天重複嘮叨著哪!

平日溝通,事先準備

        長期照顧老人絕非易事,若沒有家人支持與事前安排,長照會成為心理、身體及財務上的負擔。公婆以前曾與我們同住,我了解他們的習性及生活拍子,此次只陪伴一個月,並不是太難的差事。以下是此次「長照顧老先修班」的學習。

1.雙向溝通

        華人對詢問長輩有關長照安排事宜,都存忌諱,以致溝通不良。以公婆為例,兒女們沒有具體講清楚,而公公也仗著身體不錯及自尊心,不願接受老人輔助。此次先生特別請假到日本,與公公及兄姊溝通、討論長期照顧的安排。所有溝通中,以說服公公願意接受照顧最為困難。盼望自己將來老後不要處處堅執己見,願意接受所有合情合理的建議,免得給兒女帶來無謂的困擾。

2.財務安排及同理心

        不管家人親情如何深厚,金錢的事一定要講清楚。老人沒有固定收入,且年少時歷經戰亂,手上的每分錢都是「養老金」,難免「金金計較」。晚輩務必以同理心體貼老人對金錢沒安全感的行為與表態。公公每天記帳,與買菜的義工對每分錢都數得清清楚楚。雖然這不是我的習慣,但只要是公公拿錢要我辦事,我一定把收據給他,交代清楚,讓他安心。先生與他兄姊間,每人每月為照顧公婆支出等細節,都有記錄。所謂「親兄弟,明算帳」,不是要計較或邀功,而是要盡力避免誤會。

3.了解身邊的資源

        之前公婆執意要住在老房子,而我們在美國生活,並不了解日本政府對老人照顧的福利及申請程序。這次因公婆雙雙住院,我們輪流到日本去照顧陪伴,才稍微了解市立老人療養中心的申請步驟及相關福利。臺灣、中國、美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資源及申請方式,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免得需要時卻申請不了。

4.給予尊重及空間

        在日本常見到85歲以上的老人,推著步行車(walker)或柱柺杖,彎著腰,步伐蹣跚行走。 這若在華人社會,常會產生耳語:「他兒女在做甚麼啊?這麼老了還讓他一個人出來買菜?」。日本人的信念卻是儘量不要麻煩別人,即使年老,也希望能獨立行動。所以,常看到在華人社會中不會出門的高齡長輩,在日本大街小巷佝僂緩行,在餐廳排隊等座位,旁人則「視若無睹」。因為怕讓位或扶助會傷了老人的尊嚴。

        華人的高齡長輩習慣接受服事,因此提早失去生活自理的機會。公公因肺炎住院一個月,出院時還不太能行走,但在家中推著步行車慢慢復健。為了不讓婆婆抱怨,他努力地爬20個階梯去吃飯;「學校」的年輕護理師,也陪著公公散步,這些都是無形的復健動力,也給公公再次行走的尊嚴。日本社會及社會福利對老人復健的態度及公公的努力,為我將來立下新目標。

        幾年前在真愛雜誌上,讀過莫非老師引述海明威短文〈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提及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一個乾淨明亮的空間,老人尤甚。老人們走過呼風喚雨的年輕歲月,在身體漸漸衰弱之際,藉著陪伴、談話及欣賞所愛的人事物,就能樂享「夕陽無限好」之福。

想欣賞更多阿信顧老趣談及與公婆不按牌理出牌的對話?―請以關鍵字「阿信書寫人生百態走馬看花園」上網查閱。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9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