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43期 (2025年06)
主題企劃
呼籲篇
  補全原生家庭的生命拼圖
復和篇
  免可免之禍,享可享之福
自省篇
  尋求解釋,而非藉口!
突圍篇
  你不能選擇,但你可以決定
教練篇
  衝破原生家庭愛恨情仇三步法
 
真愛分享
真愛故事館
  從冰刀到筆鋒,從折翼到飛翔
家庭EQ坊
  大火燒出來的EQ課
家有浪子浪女
  不成器的孩子
長輩照護
  規則之間開點恩典門窗
家庭休閒
  消解旅行焦慮 3 訣
真愛交流道
  家有LGBTQ孩子,怎麼辦?
一笑抵萬金
  該給100分?!

        話說一家能有多少事需要溝通?您可知咱家連食物也能引發戰役?而每逢僵持不下之際,大軍師上帝總會先與我溝通一番─

冰涼甜點之役

        暮春趨夏之際,乍熱還暖。午餐後,齒牙無力的老爸、老媽若能來幾口冰淇淋或雪糕,最是柔軟甜美的安慰。

        然而,妹妹顧慮糖分太高,不時叮囑高齡90的爸爸與80出頭的媽媽:「冰淇淋很甜,不要每天吃。」

        媽回:「我現在老了,這個咬不動,那個吃不下,如果連冰淇淋也不能吃,這日子過得還有甚麼意義?」

        妹應:「我又不是限制,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不要每天吃。」

        媽卻彷彿被「不能吃」的字眼鎖住,覺得妹很嚴厲。如上的對話時常形成對戰的劍鋒。而我以保健原則為上,與妹同陣營。

        2023年初春起,媽因脊椎側彎而致腰、髖、腿疼痛。7月下旬的某天,我陪媽赴醫回診,媽問醫師:「冰淇淋可以吃嗎?」

        迅即,醫師正色道:「不能吃哦!糖分太高了!對身體各方面都不好,還可能影響復健。」耳提面命的警語重複兩三遍。嘿,我和妹有醫師助陣!

        我立即附和:「媽,妳聽,醫師都說囉,不能吃冰淇淋了。」

        媽媽洩氣又不服地回家。

        悻悻然的媽媽下午對我說:「我覺得好痛苦,身體痛,好多東西吃不動,現在連冰淇淋也不能吃⋯⋯。我不想活了,有甚麼方法可以結束生命?」

        我一邊安慰,旋即在朋友圈中發代禱訊息,一邊不斷默禱。

        晚餐後,媽想吃雪糕,爸想吃冰淇淋,我再度和二老幾輪舌戰後,忿忿不平地從冷凍庫裡取出給二老,忍不住發作:「糖分會讓人上癮,你們會不會已經上癮了?每天都不能不吃,不吃就很難受。而我覺得自己好像養出敗兒的慈母,明明看到『兒女』上癮卻又無法狠下心斷絕你們的癮⋯⋯!」

        此話也引起爸的怨怒:「上癮?說得那麼嚴重,上癮?」

        倏地,「節制」一詞浮現腦際,感覺到上帝助我理出折衷法,慢慢轉變語氣:「爸,媽,我想起妹一直強調『不要每天吃』,不是『完全不能吃』,這就可以學習操練『節制』。聖經有講哦,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假設一個禮拜中,一、三、五吃,二、四、六不吃,或換過來也可以,總之就是要有間隔日。」

        一開始爸媽還覺得有點「綁嘴綁舌」,不料,卻因幾天後咱家爆發新冠疫情,先後赴醫、領藥、回診。我希望二老為顧及呼吸道,避免冰冷食物入喉,傷及脆弱的氣管。媽倒是率先遵行此道,爸偶爾想吃,媽竟一轉而為「非常時期戒冰大使」,協助管住爸的口慾。

        疫情結束至今,媽媽的「雪糕節制法」是一次咬一兩口,推回包裝袋,以橡皮筋束緊;爸爸的「冰淇淋節制法」是一次吃一半,便闔上蓋。媽媽已經可以間隔幾日吃一次,爸爸雖尚未改革成功,但至少不是一次一盒。

        讓萬事互相效力的上帝在疫情期間借力使力,使用「節制法」弭平了「冰涼甜點之役」。

珍惜食物之戰

        疫情期間,我們三人居家自主隔離─

        三餐之間,自己先吃,爸媽稍候。午餐和晚飯,潛艇堡為主。但因爸媽食量小,對半切後分兩餐,放入電鍋蒸,取出分批送,端上餐桌給爸爸,捧進小屋給媽媽。二老分別用餐時,我便進自己屋,等待餐後分批洗。

        但是二老整天窩在屋內,沒有太多肢體活動,每逢餐食擺在面前,總是回以吃不下。我顧及飯後吃藥不傷胃、珍惜食物不浪費、餐後洗盤不累贅的原則,每餐都得「勸」二老吃幾口。等到算是「吃過了」,我去收取碗盤時,常見大截麵包仍然橫陳大盤裡,幾乎沒動,又因怕傳染,我也不能代為吃掉,只好忍痛丟進廚餘袋⋯⋯。

        14天內,隨著剩餘的分量越來越多,我從「勸勉」到「勉強」到「強迫」,心中火苗很快燃燒成「教訓,斥責」。

        一次在電鍋前,衝著小屋裡的媽媽大喊:「等下要吃藥!不吃飯很傷胃!」

        「不要逼我嘛!真的吃不下!」媽媽爆出哭求。

        但我還是依照程序,把餐食都擺在二老面前。

        一個傍晚,我一邊塞著盤中飧─大片麵包與雞肉─入袋,一邊怒氣衝腦地唇邊吐火:「暴殄天物!太浪費了!」一邊心底難過時,一個輕柔的意念從心底流入耳內:「沒關係,這些食物就算變成垃圾,是可以分解的;土裡、水裡,仍有小生物可以分解掉,不要太自責。」

        上帝在安慰我耶!

        定是祂覺得我守著「珍惜食物」的原則太緊,使得自己過於拘泥,爸媽確實是吃不下,我不必為這事太過懊惱,下一頓給他們少一點就是了。

        那一晚之後,我就不再以怒氣催迫二老「珍惜食物不浪費」。

法外開恩得平衡

        兩場戰役都讓我真實經歷到,身體保健、珍惜食物的規則一如律法,平日應當嚴密遵守;然而守得太緊、太死,也非每個人都能承受。上帝引導,以「節制」來約束口腹之慾,為我開啟了一扇「恩典」的小門;也讓我對「浪費食物」的內心怒火,透過祂所開啟的「恩典」之窗得以釋放,使內心得到舒解。

        「恩典」與「律法」交會之後,結出的是多重好果─平衡,家中每一分子的身、心、靈都得平衡。在規則的經緯線之間,也需要開恩典的門窗,身體得飽足、滋潤之餘,心靈也得安舒、愉悅。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其他保健之道,諸如:減重、運動等。

當下禱告得急智

        讀了我的分享,你是否感受到「被同理」了呢?家庭溝通不孤單,咱們互勵;親子手足都有分,家家共勉。

        家事溝通不良,就會成為每一分子心頭之「患難」,很多問題「當下」就必須解決,迫在眉睫,如何是好?立即禱告,求助上帝,是為上策!

        詩篇46篇1節說得好:「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只要呼求大軍師上帝指點迷津,必能在當下就收到從祂澆灌下來的急智,情緒不僅找到避難所,也看到可以開啟的恩典門窗,幫助旋即來身旁!


   
Copyright © 2001-202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