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26期 (2022年08)
主題企劃
話題篇
  在代際鴻溝上搭一座橋
答問篇
  當孩子……,怎麼辦?
 
真愛分享
智慧人生
  我還在學習
生命教練伴你活
  「三心二意」的好爸爸
真愛故事舘
  甜水江河4-3:翻開神蹟的篇章
婚姻診療室
  婚內「性解放」,享受了沒?
家庭EQ坊
  培育EQ達人,越早越好
人生感懷
  遲到的母愛
真愛交流道
  人性解放,重塑家庭
一笑抵萬金
  長輩輕鬆賺錢術

        「我一心一意為孩子好,他怎麼反而想躺平了呢?」一年前,惱憂參半的小松爸問我。

        小松爸對孩子「一心一意」地好,尤其體現在對小松的人生規劃上,有目標、有戰略、有戰術,還有落實。目標上:小松長大後,自己創業或在好企業作高管,行業應與電腦相關。戰略戰術上:在起跑線就要領先,且盡量一路領先;同時「跑道」要好―從幼兒園到大學,一路皆要名校;大學要兼學企業管理,拿雙學位,作斜槓青年(跨領域人才)。落實上:從小就進各種補習班,數理化為先,人文學科為輔,全面發展。

        一切似乎都順利,但小松突然不肯去上知名中學了,覺得學習沒意思;老爸堅持,他就反鎖房門,不見人、不吃飯。軟硬兼施,好說歹說,許多恩威、歎息和淚水之後,小松回了學校,但成績一落千丈。情況真正好轉起來,是在小松爸從「一心一意」轉型到「三心二意」之後。

        一心一意,是指一門心思讓孩子按自己設計好的成長路線圖前進。而「三心二意」,則有如下意思。

三心之 1 :寬心

        寬心―寬闊的心,容得下這樣的真相:孩子雖出自我,是我血脈的延伸,卻非我生命的延伸。他們有造物主賦予的特殊性,是自己生命的主體、擁有者、體現者及負責人;而權責相配,他們也有權利為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並承擔相應結果。我不能要求孩子按我要他/她有的方式活。

        有人可能會說:瞎扯,孩子那麼小,怎麼為自己做決定?怎麼為自己負責?

        的確。孩子不會一開始就懂得為自己做選擇、做決定,並承擔選擇與決定的結果,而這正是父母要盡的責任―幫助他們懂得如何做選擇、做決定、擔責任,而非替他們做。「幫助」和「替」是不同的概念。其實,一旦孩子能聽懂父母的話,「幫助」就可以實施了。

        有位年輕的父親為五歲的兒子頭痛:兒子一遇到不喜歡做的事就哭鬧。說理,孩子不聽;斥責,孩子鬧得更兇,讓他很有出手教訓的衝動。後來,他用以下的方法和步驟來幫助孩子做選擇及負責任:

        1. 在兒子容易哭鬧的事上(例如去超市時非要買想要的東西),事先心平氣和地與他說好:「這次出去不會買購物單外任何東西。」如果兒子不哭不鬧,回家後可得一顆「我說話算數」的小星星為榮譽勛章;如果哭鬧,當即回家,而且不能吃最喜歡的飯後小點心。

        2. 確認兒子完全懂得上述內容。

        3. 出門、守約、不動搖、不發火,只需執行與孩子的「合約」即可。

        第一次實施時,兒子「健忘」,又進入哭鬧模式,他蹲下來,輕言細語提醒兒子他們的合約,問兒子要選擇榮譽勛章,還是選擇當即回家,不吃愛吃的小點心?兒子繼續耍賴,他平和地說:「哦,看來你選擇回家和不吃小點心,是嗎?那我們就回去吧。」孩子哭兮兮地跟他回家,果然那晚沒有小點心。從那以後,孩子逛超市一定守約。他觸類旁通,在其他方面也這樣帶兒子,兒子也越來越懂得選擇和擔當選擇的結果,哭鬧現象奇蹟般減少,「好管多了。」

        其實,作父母的責任不是管孩子,而是幫助他們懂得管自己,對自己負責。這意味著父母首先要能夠尊重孩子的選擇權。人最基本的一個天賦(神賦)需要是自主性,當孩子懂得如何運用這樣的自主權,他們會具有內驅力,無需小時候用「哭鬧」、青春期用「叛逆」、成人後用「疏遠」等方式來捍衛自己生命的自主權。

三心之 2 :信心

        即相信孩子有為自己做決定、負責任的潛能,而且能按照潛能成長起來,家長要做的,是幫助他們把潛能發揮出來。

        加州紅木,長起來可高過白宮,高過自由女神像,但它的種子其實很小很小,十二萬五千顆聚在一起,才夠一磅。當你看著那麼一顆小種子,很難想象它其實可以長成一棵撐天大樹。但是,這顆小種子裡面有上帝給它的內在資源,無論你看到或看不到,相信或不相信,在合適的條件下,它都可以發揮出全部的潛能,成為上帝命定的樣子。

        上帝按自己的形像造人,賦予了人足夠的內在資源來綻放生命。孩子就像一顆紅木種子,家長要做的,不是決定要讓紅木成為桃樹、李樹或蘋果樹,而是提供合適的條件,讓孩子發展起來,成為自己。

        小時候,身為裁縫的母親對我很失望,因我的針線活達不到她的手藝水平。大概是聽了別人的勸,有一天她拿起我的手來端詳,歎了長長的一口氣,說:「也許妳的手真的不是拿針的,而是拿筆的吧。」多年後的今天,我不敢說自己的手是拿筆的,但出了幾本書,寫了許多文章,拿筆似乎的確拿得比針好。

        這個勸我母親的人很有智慧,尊重了人的差異性,幫助我母親少了一些恨鐵不成鋼的心痛。我們作父母的若是相信孩子能發揮潛能成為最好的自己,能為自己做決定、負責任,也就能為孩子和自己省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和痛心,孩子也能更加快樂地成長,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心之 3 :專心

        這主要是指在與孩子互動時,需要全心全意地關注孩子,用心去看見孩子這個人,注重他的感受和願望(請參閱本刊125期〈看孩子時,你看「到」了孩子嗎?〉),而非人在心不在。

        孩子是一棵樹,樹要茁壯需要陽光。對成長期的孩子而言,父母真誠的關注、在乎和欣賞,就是他們的陽光,讓他們可以進行健康生命必須有的「光合作用」。

二意之 1 :不在意自己的權威地位。

        華人文化中,父母有很大的權威性,尤其是父親;「我說你聽」是親子互動的典型模式,而好孩子的標準往往是「聽話」、「乖」。但這與養育孩子的最終目的其實背道而馳,因為從原則上說,家長的成功應該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有擔當、能負責的人,而不是一味聽話的大孩子、老孩子。畢竟父母的話並不總是對的,不總是有見識的。如果家裡有一個長不大的成年老孩子,家長會有何感受呢?

        獨立的能力可以從小培育,家長越早放下權威的面子,孩子越早能夠獨立思考和學會擔當。

二意之 2 :不在意父母們流行做甚麼,不在意別人的孩子是否比我的棒。

        這需要家長有些主見和勇氣,尊重孩子的成長速度和獨特性,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無謂的比較,耐心提供孩子需要的養分,然後靜待花開樹成,同時,將篤定的品性身教給孩子。

        總之,有容下孩子生命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寬闊心,對孩子的天生稟賦和潛能有信心,與孩子互動能專心,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在意自己的「面子」,不在意流行的父母經,能如此「三心二意」,已是好爸爸的你,一定能越發為自己添加一級星。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2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