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4期 (2023年12)
主題企劃A
話題篇
  維護過節氛圍,化解文化衝突
禮物篇
  聰明贈禮四門道
新春篇
  四物臨門過好年
資訊篇
  節慶中,科技可以為你做這四件事
 
主題企劃B
話題篇
  打造婆媳兒鐵三角
資訊篇
  婆媳兒的戰爭與和平
答問篇
  婆媳兒妙問善答
 
真愛分享
縱向信仰傳承
  澎湖尋根傳承之旅
親子加油站
  孩子成年照樣愛!
人生感懷
  行經哀傷的祝福
逆向信仰傳承
  天父變魔術的雙手
家庭閱覽室
  用生命寫成的論文
真愛交流道
  關懷Z世代
一笑抵萬金
  五句搞不明白的話

        在三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擔任過同行評審期刊的編輯及評審,讀過無數五花八門的論文,像蘇文安博士的「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這樣兼俱學術性、實用性及可讀性的論文,誠屬難得。然而這不只是一篇純為研究而寫的論文。自始至終,讀者可以察覺作者在傳遞一個強而有力的信念,就是通過「個案研究」與「課程設計」,來推動一種風氣、一個運動。

年輕世代的流失是普世教會的潮流

        在一系列對英國的教會中出現的信仰傳承問題研究中,學者Voas在2019年的報告中,將此現象稱之為「世代信仰衰退」(generational decline of religious faith),並悲觀地借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來形容:「英國教會的信仰半衰期是一代」;意指兩代之後,信仰就從這個家族中消失。

        加拿大的教會在50年間也經歷大幅度的衰退。根據1961年的調查統計,超過90%的加國人口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但是到了2011年,僅67%仍參與教會。基督徒家庭未能完成信仰傳承。

        傳統上,歐美的基督徒教育由家庭、教會、學校三方分擔。近年來學校與信仰脫離,教會日趨世俗化,留下家庭在承擔這個使命。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呼籲:「家庭是培育下一代信仰的中心,父母是子女信仰教育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導師。」

家庭信仰傳承不能只看表面

        2021年我評審了一篇有關基督徒家庭信仰傳承的論文。研究重點放在北美某大宗派中,12至18歲的年輕人對基要真理的接受度及教會參與度。最主要的發現是:兩者皆與父母親(尤其是父親)在教會的參與有正面的關聯。可惜作者未收集足夠關於父母信仰狀況的訊息,僅憑「做禮拜」為指標,以致無法深入觀察並解釋信仰傳承的現象,更遑論有效地推動基督化家庭的信仰傳承。

        拜讀了蘇文安牧師的大作,藏了兩年的問題得到了答覆。

1. 理論架構的必要性

        我個人覺得蘇博士研究的第一個亮點是其理論架構。雖然本研究的「成品」─信仰傳承培育課程的藍圖,早在理論架構形成之前就有了,但是這種推論式的方法在測量工具或課程的研發上經常使用。許多實用性的社會科學研究(至少在初期)沒有理論架構,靠著多次多方的觀察和資料收集,也可以收獲有價值的結果。可是對這些結果的詮釋和應用的概括性就受到局限,譬如上述論文發現「父親越常上教堂做禮拜,兒女也越常去教堂做禮拜」,並不能使我們真正了解支配家庭信仰傳承的原動力。

        理論架構能幫助整合收集到的資料、詮釋研究結果,且指引並預期未來研究的發展。

        當「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被定義為「動態的屬靈運動」,在不同時代及文化中有共通的生命力,就自然成為「世代信仰衰退潮流」的反動力,在策略上是化被動為主動。現今不少基督徒大歎在社交媒體和公立學校課程中充斥著違反聖經教導的言論,作家長的像在扮演消防員的角色,到處滅火。其實處在任何世代中,信仰傳承都會面臨不同的敵對勢力,因為這是撒但最不樂意看到的。若不能洞燭機先,擬定一套攻防戰術,勤加操演,就只有挨打的分了。

        屬靈運動是普世性的,伴隨而來的行為和活動則反映時代及文化特色。但是細觀愛德華茲家族、戴德生家族,或許朝家族的歷史,就不難看出對信仰的委身和對宣教的使命感。

2. 個人經歷與理論的結合

        本書的第二個亮點,相信也是最吸引大多數讀者的,就是許朝家庭信仰傳承的個案研究。蘇博士的生花妙筆為這個家族歷史的敘述加添了不少趣味性。我讀過一些基督徒父母與子女信仰互動的研究,泰半是採用橫向設計,選取大型樣本,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且往往是相關分析。好處是短時間能收集大量資料,所得結果具有普遍性;缺點是對因果關係的推論不能落實。相反的,個案研究是針對一個特定的個案作長期(即縱向的)深入觀察,因為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對因果關係的分析和詮釋比較中肯。

        個案研究法一般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一群人身上,對所發現的結果是否能推廣到這個小圈圈之外並不感興趣。蘇博士志不在此;他不但要走出許朝家族,還要走出華人圈,與普世的基督徒站在同一陣線。他把觀察和分析的結果放在屬靈運動的架構下詮釋,賦予它們翅膀,飛到更高的層次。

3. 實踐與推廣

        培育課程的設計及其效果的評估是本書內容的高潮。經過前面一至三章的鋪陳,這一套12堂系列課程終於呈現在讀者眼前。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有些內容並不陌生,就好像參加一場婚禮,紅毯那端走來的新娘子就是那個鄰家女孩,你在教會的專題講座和成人主日學課程中見過她。今天她修飾過、裝扮好了,更重要的是她與理論架構結合,從此有了新的身分。

        以理論架構作為指導原則,課程的大綱圍繞着中心思想,內容細節卻可以極富彈性,能因應各類文化和社會環境的需要。現行的這一套課程的內容,是為華人基督徒家庭設計的,更具體地說,是以北美、臺灣,和東南亞地區華人基督徒為原型。如果適度地調整細節,譬如詩歌、活動種類,也可以推廣到如東歐、中亞等其他地區的華人教會。

信仰傳承是擴張上帝國度的動力

        前一陣外子參加東歐華人教會的特會,問起當地一位牧者,為甚麼那裡的華人傳道人和宣教士都是溫州人?回答是,19世紀內地會一位獨腳宣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在溫州宣道20年,建立教會。當地信徒代代傳承,肩負起宣教使命,以致今日在歐亞穆斯林族群中的華人宣教士,多為溫州人。

        本書最感動我的,也是最先閱讀的部分,是許朝後裔四代的家譜,上面星星點點地標出牧師、傳道、 宣教士、教會長執⋯⋯。正如上帝應許亞伯拉罕,他的後裔必多如天上的眾星。個人靈命的塑造,與家庭關係密不可分。蘇文安博士成長的家庭提供了屬靈傳承的背景,而結合神學理論和家族歷史,從中研發出的「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培育課程」,不僅是他心血的結晶,更是他傳遞的信念。

作者黃琪恩博士為資深心理學教授、本會特約講師。《這代到那代,傳揚祢奇恩―基督化家庭信仰傳承》一書,美國讀者為本會奉獻50美元,即可索贈一冊。臺灣讀者請向各基督教書房洽購。


   
Copyright © 2001-2023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