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14期 (2020年08)
主題企劃
重災區直擊篇
  紐約客戰疫錄
鑽石公主篇
  那串與Corona共舞的日子
省思話題篇
  化生病經歷為成長歷程
疫中作樂篇
  當我們同「宅」一起
逆境理財篇
  做對四件事,勇闖經濟關
 
真愛分享
療癒釋懷登新境
  一抱泯恩仇
伴兒女行過成年路
  你過的橋跟我走的路不一樣
真愛故事館
  Amy的交響人生(第二樂章)
親子加油站
  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人生觀的挑戰
  與其多賺錢,不如少花錢
真愛交流道
  新冠如鏡映真心
一笑抵萬金
  都是疫情惹的禍?!

        在我的定義中,所謂「年輕人」(young adult),泛指 18至 25歲左右,經濟尚未完全獨立者。隨著社會和企業的變遷,職場對求職者的學歷和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現今的年輕人在完成學業之前,不太可能靠自己的收入來支付學費、房租、健康保險、生養孩子等等費用。

        這如何影響他們和家人的關係?較早離家的年輕人,單靠手機就足以維繫和家人健康和樂的關係嗎?父母當怎麼做,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和下一代?

        作為在美國生長的40歲發展心理學者,我深深體會,現代年輕人的成年之路,和前幾世代是大不相同的。以下是我很想和家有年輕人的父母分享的肺腑之言。

聽誰?聽啥?

        父母怎麼說,幼兒就怎麼做。但是,從少年成為青年時,互動模式會有所改變。他們聽到了父母的聲音,也確實了解了,但必須學習自己做決定。他們正在準備進入成年階段,許多事都是第一次,例如:離開家人、管理自己的財務、尋找愛情、經歷懷孕生子、適應新家庭、面對專業的挑戰、失業、照料生病的尊長等等。

        面對這一長串的人生大事,年輕人的反應很可能與父母所期待的南轅北轍,但是,愛他們,就是讓他們有空間為自己選擇並負責。每當我看到父母們當面或對著手機責罵年輕兒女:「瞧!這就是為甚麼你需要聽我的!」就忍不住要搖頭歎氣。哪項對他們比較重要―是服從父母,還是能在艱難或錯誤中自己學到功課?

        年輕人做決定所帶來的結果,造成親子間的衝突和失望後,作父母的當如何應對?從此對他們不理不睬,以致他們不再把喜怒哀樂或任何決定告訴你?還是仍願意提供觀點,彼此重新建立信任?你是否希望他們有朝一日會由衷地說:「父母的人生閱歷比我多,他們可能比我更有智慧,我應當聽聽他們的意見。」孩子能否看到,無論發生何事,你對他們的愛恆久不變?在愛與信仰的傳承上,你願意成為他們的榜樣嗎?

        當你那處於「準成人階段」的孩子來向你傾訴時,請務必先聆聽,搞清楚孩子是否只想要你了解他們現在的處境、面對的挑戰、情緒的起伏等等,或是真的需要你幫助解決問題。

        「你當初應該……」「我不是早就告訴你不要……」「你不趕快把這問題解決,就會找不到工作,然後變成街友……」「為了你的將來,忍耐吧!」「哪個年輕人沒碰到這種挫折?你就學著接受現實吧!」諸如此類馬後炮、三級跳或隔靴搔癢的勸誡,很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反感。

我這樣說,不是要你那樣做!

        世代更替之際,在任何環境下,總會出現文化溝和代溝,需要彼此尊重,並設法解決這些差異帶來的摩擦。

        廿多歲時,我在波士頓一高中當老師,同時攻讀碩士。每年一兩次到洛杉磯探望父母時,必須度假兼工作,媽媽就勸告:「你太勞累了,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多休息和放鬆……。」然而,當我多花些時間在看電影或和朋友社交時,她會說:「你沒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嗎?你需要更認真學習,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我抱怨道:「媽媽,我都快30歲了,妳幹嘛還這樣嘮嘮叨叨管我?」她回答:「你不知道『臺灣媽媽』是甚麼意思嗎?我應該是你後腦勺的眼睛,幫你看四方,幫你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平衡點。」

        我很喜歡這件讓我謙卑的往事,因為我不是「千里眼」,有媽媽委婉地提醒,總讓我感溫馨。雖然並非百分之百同意父母教養我的方式,但他們的確有許多值得我效法的優點,可以應用在我的孩子身上。幾年後,當兩個女兒嫌我囉嗦多慮時,我就會告訴她們這「後腦勺眼睛」的由來。

        念博士之前,曾在聖地雅歌作了一年半的青年傳道,離爸媽家僅兩小時車程。爸爸那時身體不太好。一天,我打電話給他們:「這個週末我想回家看你們。」他們說:「哦,不用擔心,你不必花那麼多時間來看我們,你太辛苦了。」我說:「你們不要我去?那太好了,我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輕鬆一下。」

        當這事又發生兩三次之後,父母的口氣好像有點失望。第四次時,媽媽對我說:「聽著,我得教你老一輩的文化。我們告訴你不需要回家,是一種表達禮貌和關心的方式,表示心疼你的勞累。但是你不應該真的不回來。你要堅持說:『我真的很想見到你們。』然後排除萬難來見我們,這才是『臺灣好兒子』。」

        我恍然大悟:在這不強調界限的文化裡,對某些事必須來回推讓或搶先一籌,或給予彼此照顧的機會,或堅持要來拜訪,或搶著付帳等等。這些都是表明關愛和誠意的方式,對長輩更需如此。

「浪子回頭」的啟示

        我很喜歡聖經中浪子回頭的故事。它對我而言,具有信仰和文化上的特殊意義。我是長子,又凡事中規中矩,因此一直自認像故事中的哥哥。然而,我也曾有幾分像浪子,認為有權利離開家庭、離開父親和兄弟,拿了自認為該得的,然後將所有的都花在自己身上。

        高中畢業時,我非常想獨立,就選擇去美國東岸上大學,要盡可能遠離家人。結果,住東岸的16年不但把身體凍壞了,和家族的感情也冷漠了。

        當我年齡越大,人生歷練越多,就越珍惜與父母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我發現,多和家人團聚,能幫助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家庭」真諦,成為更愛家的人。眼見父母日益老去,我警覺盡孝道當在今天!

        浪子的父親對大兒子說:「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這句話很美,但我認為他指的不僅是財富,也包括照顧家人的責任。因此,父母當反思自己是否從小就教導孩子:你們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然而,不是僅領受福分,也要承擔責任,包括長大後繼承照顧年長親人的責任。

        身為長子,有時我會提醒弟妹記得打電話給父母,邀請他們與我們一起思考家庭的未來,以及如何一起度假,如何善用家庭資源,如何互相支持等等。身為移民家族的第三代,我已籌劃採訪家族第二代,製作成視頻,幫助第四代及子子孫孫認識家族歷史。

        成年子女不當盤算自己應比兄弟姊妹多得甚麼權利,或如何從父母獲得最大利益,或如何免除某些責任。我們必須從專注於自己,轉向關注家族的整體發展。故事中的大兒子,為自己的角色和負責感到驕傲,卻無法體諒弟弟的掙扎,也體會不到弟弟回家後父親的欣喜。

        如果我們常自以為是,在照顧家人方面就不會比大兒子做得更好。相反地,無論是「失」(失去小兒子和許多產業),或是「得」,父親還是全心愛著兩個兒子。我們豈不當也以真愛來連結世代間的關係,因應家族的各種需求?

作者John Chen(陳崇道)為發展心理學博士,現任教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與妻 Rebecca育有兩女。陳崇道在青少年和大學時期與父母「抗戰」的精彩故事,請上網閱讀本刊第29期(2006年6月號)。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0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