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27期 (2022年10)
主題企劃
志工篇
  一名安寧療護志工的思索與成長
資訊篇
  臨終陪伴好書/佳文精選
兒女篇
  活到老,學到「老」
 
真愛分享
劫後感懷
  槍聲響起後……
真愛故事舘
  甜水江河4-4:從涓涓細流到滔滔江河
親子加油站
  胎記
信仰傳承
  家庭信仰事工鳴槍起跑
真愛交流道
  「愛」是終極解藥
一笑抵萬金
  健忘?這七件事得搞對!

        父母年老體弱多病時,我們盡心盡力照顧他們,是為了甚麼?

        伊佳奇寫《趁你還記得》,生動詳細地記下照顧失智症父親的歷程和心得。「12年的漫長之路,4,380天血淚交織的照護過程,所有父親遺忘的一切,我都咬牙扛下,一起重新學習過生活,因為他是我的父親。」

        為了曾經嚴酷打罵他、令他避之惟恐不及的父親,他付出極大的代價,卻得不到妹妹的信任與合作。讓他堅持12年的,是甚麼力量?

        龍應台寫《天長地久》,幾次提到子女將來如何對待我們,就看現在我們如何對待年老的父母。然而,「上一代不會傾吐,下一代無心體會,生命,就像黃昏最後的餘光,瞬間沒入黑暗。」

        善待老父老母,除了為子女豎立「孝順」的好榜樣,我們還有甚麼任務?

        家庭裡,這一代陪伴上一代走最後一程,除了行禮如儀地「送終」,我們究竟能從父母的衰老學到甚麼,是值得薪盡火傳的?本刊特邀五位 65歲以上、為人子女的「初老」人士,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

心得之1‧王文堂: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親在世的最後幾年,我在德州牧會,每一、兩年和妻兒回加州過聖誕節,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母親常說:「你爸爸年老時,很怕失去你們對他的愛。」當時的我不能體會這句話,直至人生經驗增長,才明白這話中的感情含量。

        年老父母最關心的是子女的生活是否幸福,最在乎的是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分量。很多成年兒女忙著生活,很少和父母聯絡。父母東打聽,西打聽,只想知道「孩子過得還好嗎?」父母跟不上時代,對新事物又陌生、又害怕。孩子卻嫌父母落伍,懶得和他們多說話。缺少關心的問候,缺少愛意的表達,年老的父母開始懷疑:「孩子還愛我嗎?」

        父親過世後,我們遷回加州。母親晚年被眾兒女、孫兒女圍繞,並不孤獨。但我反省自己,知道做得還不夠。父母付出一生,所求極微,只要孩子略有表達就高興不已。送父母禮物,即使是日用品、小東西,他們都很高興。老年人行動不便,出不了遠門。孩子若肯帶父母出門,時間不必太長,他們也很高興。口頭上的感謝,行動上的尊重,都足以使父母老懷大慰,我到現在才真正明白這些。

        父母面對老年,面對死亡,感到陌生而恐懼。若有子女的愛陪同,這段人生之旅的最後一程就好走許多。子女在父母的晚年做了甚麼,將影響子女本身以後的人生。那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之中的涵意,是真的。

心得之2‧運玲:作永遠的啦啦隊長

        爸爸曾任中學老師四十多年,72歲時和媽媽移民來美國。那時我已守寡多年,女兒也都上大學了。父母來與我作伴,後來加上哥哥和妹妹的孩子,三代同堂樂融融。

        爸爸生活很有紀律,喜歡運動、寫毛筆字、閱讀,是名副其實的「文武全才」。來美國後,他很快投入教會生活,看見許多老人沒精打采,就把聖經中的寓言、比喻和誡命寫成活潑、激勵人心的教材,一本本裝訂,拿去成人主日學教。碰到不會看五線譜的人,他把樂譜的「豆累me」寫成123,影印多份送上,幫助他們抓住音調,能同頌主恩。

        他喜歡邀老朋友來比賽象棋,免得頭腦鈍銹。看見下一代臺語講得口齒不清、用詞不當,他就用羅馬字和漢字寫成教材,開班授課。想學日語的年輕人,他也有教無類,還要我幫忙招生。他打網球直到 80歲,初老級的人喜歡和他打,因他的球容易接;年輕人和他打得汗流浹背,他卻像球場老將穩若泰山。

        幾年後,爸爸的膝蓋開始疼痛,漸漸需要使用助行器。90歲時,雙膝越來越無力,哥哥把他帶回臺灣照顧,他卻喜歡住高雄澄清湖畔一所風景優美、設備良好的老人中心。在那兒他還是每天忙著教老人讀聖經,推動有益身心的活動,樂於作很受歡迎的啦啦隊長。

        2016年,我把媽媽的骨灰帶回臺灣,幾天後,爸爸也安息主懷,102歲。爸爸永遠是我們最美好的典範―在人生最後的階段,老人家還是可以有創意,活得優雅、平安和喜樂,並且幫助別人活出生命力和尊嚴。

心得之3‧鄭鴯璇:因著信更新而變化

        母親離開已經兩年多了。回想她在世的最後一段歲月,讓我有不少學習和警惕,也期待在天家和她再相會的日子。

        母親在 1960年代信主,年輕時忙於家務,對信仰並不追求。2001年,外婆、父親先後離世,母親獨居,才開始認真參與聚會,因著信,對真理有了清楚的認識。

        母親每天讀經,遇到不懂或不認識的字,她就做記號,趁每週和我通電話或我回臺灣時問我。因著信,她每天早晚都會為國事、教會、牧者、婦女會及我們四姊弟的家庭每個成員禱告。

        隨著靈命的長進,她學會用饒恕和包容來面對所受的傷害和委屈。

        有一回大弟夫妻吵架,大弟媳回婆家向母親抱怨,把大弟說得一文不值。母親強忍心中的痛,只淡淡地說:「你們是自由戀愛結婚的。」事後母親打電話給我,悲痛至極,無法忍受自己的兒子受到這樣的侮辱。

        然而,當大弟媳以後再回家,母親仍像以往一樣,做大弟媳愛吃的。她對我說:「我們是信耶穌的,要學習饒恕。」其實,母親從年輕時就比較急躁火爆,然而因著信靠著主恩,她晚年有很大的改變。

        母親一直不服老,常會做超過她年齡的事,如搬動重物或勞累過度,讓子女擔心;她無法享受當下,總是操心未來;看事情負面多於正面。這些都成為我的警惕。

        一般老人都很忌諱談生死,母親因著信有永生的把握,早早就交待了後事。她要我們姊弟將她的骨灰和外婆及父親的一起樹葬;吩咐我如何處理她的房子和有限的錢財。因此,在母親安息後不到十天,我們就順利地完成了所有的後事。

心得之4‧恩惠:合情合理分家產

        父親生長在富商家庭,大學畢業結婚生子後,祖父得了肺癆,伯父和姑父立即起事爭家產。父親怒不可遏,主動放棄家產繼承權,遠離家鄉,白手起家。結果,上帝加倍賜福他的家庭和事業,恩典滿溢。

        我們六個兄弟姊妹從小就感受父母善良、公義、勤儉、不偏心。耳濡目染下,我們都傳承了他們對人、事、物和金錢的價值觀。婚後我們若打算買房子或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可以向父母借錢,但必須規規矩矩地簽借條。

        父母 70歲後,公平地贈予兒女每家一些錢,然後把大部分的積蓄捐給教會建堂。

        80歲後,父母把房子的所有權轉給獨子,我們五姊妹都贊同。錢財是父母辛苦賺取儲存的,他們有權決定要給誰。在他們的時代和文化,房產過繼給兒子是天經地義。再說,四、五十年來,每當我們有家族慶典或團聚,費用都由哥哥嫂嫂主動買單。當父母年老對經濟缺乏安全感時,哥哥必每月公平地給父母各一包「零用錢」,也幫助他們繼續以奉獻參與多項福音事工。

        父母相繼去世後,哥哥繼承了族長之責。每年聖誕節家族團聚時,他把老爸的 30位曾孫一個個叫來火爐旁,給一紅包,再加一個熊式擁抱。

        每當聽說小時和我們一起長大的親友家庭,因父母遺產贈予不均導致子女失和,甚至鬧上法庭,或者子女計較誰該為父母付甚麼費用而爭吵,我就慶幸自己不必經歷那些事,除了感謝常關懷我的兄長姊妹,更感激用愛和智慧栽培我們的父母。

心得之5‧米奇:不畏困境,終身學習

        父母生長於日據時代的臺灣,父親年輕時與友人同赴廣州開設洋行,1946年返臺,憑媒妁之言與母親成婚後,就往返於廣州、香港及臺灣三地。1949年國共內戰,他身陷鐵幕音訊全無,母親帶著我及妹妹相依為命,靠著裁縫的技能一邊教學授徒,一邊縫製衣服營生。母親相信父親負責任,絕不會移情別戀,她也忠貞守身,直到80歲回天家。

        當年因父親身陷大陸,而島內實施戒嚴,造成我們的身分敏感,深恐臺灣非安身立命之地,因此我自己先到印尼就業,而後攜家帶眷輾轉新加坡,於1987年來到美國定居。次年,65歲的母親也來與我們團圓。

        居家社區有許多日裔,圖書館有日文藏書,母親常去借閱。她發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經常詢問路邊告示牌寫甚麼,商店名字怎麼發音。她甚至可以走到露天市場,用剛學的破英語與老墨討價還價。為了美國入籍考試,她老人家非常認真研讀,我們卻擔心她過勞。

        母親凡事自己來,不喜假手他人,常在可以走得到的地方自由活動,遇有弱勢者即伸出援手。我們家院子的果蔬成熟時,她就挑好的送給朋友。對我這獨子,她一向採取嚴父兼慈母的管教方式,但與媳婦融洽相處,讓我不必擔心婆媳問題。

        母親有一台電動的 Brother牌縫紉機,是舅舅1960年留日時送給她的,曾改善我們家的收入,也減輕母親的腰背疼痛。它隨著母親漂洋過海,她72歲那年還縫製了六套漂亮的原住民服飾,讓一群歐巴桑在教會聖誕節表演舞蹈,大家都說讚!這台古董級的縫紉機已成傳家寶交給我女兒,以紀念奶奶的辛勞。

        參加教會五年後,1993年母親聽到主耶穌用日語問她,何時才要受洗,說祂等候已久,於是她欣然受洗歸主。晚年雖然罹癌,但憑著堅強的求生意志及信仰,她經歷手術的創痛,挺過化療的煎熬。當她入住安寧病房後,自己安排身後諸事宜,例如追思禮拜的詩歌,要買哪家的便當給參加的人。

        現在我老了,也在化療中。母親嚴謹的言教身教,以及艱苦中留下的好榜樣,在在伴隨著我和我的下一代,同受母恩及主恩。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2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