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25期 (2022年06)
主題企劃
專題篇
  人性解放,重塑家庭
故事篇
  真愛相伴,重塑家庭
範例篇
  精心創意,塑造家庭
 
真愛分享
生命教練伴你活
  看孩子時,你「看到」孩子了嗎?
真愛故事館
  甜水江河4-2:原來如此
家庭EQ坊
  以終為始,以果決行
親子加油站
  兒子教會我的事
家庭電影院
  開在療癒村的愛情花
真愛交流道
  e世代的好媽咪
一笑抵萬金
  人瘦保險

        2021年11月,本會與正道福音神學院合辦、以「家庭塑造與家庭事工」為主軸的「第三屆國際家庭事工策略與實務研討會」(FMC 2021)中,特別邀請多位過來人兼專家,呈現了家庭塑造的五種範例。本刊特擷取其精華,滙整報導,盼能讓有心營建精彩基督化家庭的讀者們,有跡可循、有路可行。

家庭塑造範例之1:將家庭打造成培育神國人才的基地

        海外校園機構創辦人蘇文峰牧師回憶,原生家庭豐富且多元地培育了手足八人的信仰、品德與生活。例如:媽媽在每天的家庭祭壇中,講聖經故事給孩子們聽,要求他們背誦整章聖經經文,又以身作則教導他們隨時隨地禱告;媽媽鼓勵兒女不只注重課業,還要參加各種營會及特會。

        蘇文峰也提及,1932年畢業自臺南長榮女中的媽媽,在校時外國宣教士教她們英文詩詞,她後來也常唸給孩子聽,陶冶他們的人文素養;父母常常邀請來自各地的宣教士或朋友來家吃飯,孩子們圍坐桌前,聽他們講教會的情況及各地見聞;數十年來,蘇家大家族每兩年團聚一次,讓兒孫們親身體驗到家庭信仰如何傳承。

        正道福音神學院榮譽教授蘇文隆牧師分享,他的一兒一女從小就參加教會主日學、青少年團契,並參與事奉;大學時投身短宣及社區工作。大學畢業工作一段時間後,就帶著專業知識和才幹進入宣教工場。兒女從小就從家庭進入教會,從教會進入國度,這三方面連結得好,不僅自己得到幫助,更能榮神益人。

        國際真愛家庭協會副會長蘇文安牧師則由原生家庭的傳承及主編《真愛》家庭雜誌逾二十年的心得,鼓勵家長透過刻意營造平日的溫馨親情、以身作則堅定持守、對聖經真理創意的啟發引導,以及將所聽所學的真理實際應用等等,多管齊下,才可能達成在家庭中培育神國人才的使命。他呼籲,教會應當與「真愛」這樣的專業機構密切合作,提供系列課程、書籍、雜誌、電影來裝備父母,成為父母在家中培育兒女的教材或資源。

        蘇文安也強調,「故事」是落實家族信仰傳承、在家中培育神國人才極重要的媒介。家長要學會用故事來凝聚家庭傳承的價值觀和信心旅程,除了口述,還可以「看圖說故事」,選擇 20至 30張具有里程碑意義、註明年代和人時地事的照片,來串出有深度、有啟發性的家族故事。

家庭塑造範例之2:兒女性教育由家長主導,從家中開始

        在教會兒童事工服事近四十年的李懿恬老師指出,臺灣「走出埃及」事工 2018年的調查發現:12歲至 25歲的青少年,20%說自己是同性戀,但其實只有3%是真正的同性戀,17%的人在不確定的搖擺中。他們需要正確的性教育。所以父母要與教會、培訓機構携手合作,抓住機會妥善教導合乎聖經的性教育,為主在這世代守住陣線。

        她提到,一名17歲女孩一直想要跟父親談性的問題,可是父親總是避而不談。直到女兒哭著說她懷孕了,父親才吃驚地問:「妳為甚麼做得出這種令父母傷心的事?」女兒說她一直很自卑,覺得自己太平庸,那次只想做件特別的事,就跟男友發生關係了。父親說:「妳一直都是很特別的啊!」

        可惜這父女的對話來得太晚,女兒以前不覺得自己是獨特的、尊貴的,是上帝創造的,以至於她在別人身上尋找自我價值。李懿恬推荐,《如何與孩子談性》(How and When to Tell Your Kids about Sex)是一本很實用的書,可以幫助父母裝備自己,知道如何跟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有果效地對話。

        李懿恬切切叮嚀,面對有性別困惑的兒女,千萬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定他們的罪。在上帝眼中,我們都是罪人。如果青少年兒女做了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怎麼辦?袁幼軒與母親合寫的《不再是我―同性戀兒子與心碎母親的歸家之路》(英文版“Out of a Far Country")及電影《作戰室》(War Room),都清楚地讓我們看到禱告的重要性。

        李懿恬特別提出父母需要做的八個「放」:致力於性教育而不放手;放膽持守真理,保衛下一代;放時間為孩子的品格禱告;放精力在關係的連結;放鬆保養自己的身心靈;放聲稱謝讚美上帝的屬性;放心順服上帝的掌管;放眼注目上帝的大能大力。

家庭塑造範例之3:在家庭生活中賦予孩子宣教使命感和方向感

        正道福音神學院家庭事工碩士科主任彭淑鈴教授根據自身經歷指出,家人一起參加短宣,無論是回到父母的原生地,跟自己的母文化有較深的連結,或是走出舒適圈,到不同的文化族群裡去,都會影響孩子日後對宣教大使命的委身,對他們的身分認同(華人、基督徒),也有出人意外的果效。

        彭淑鈴提醒,第一代移民必須承認自己往往有種族歧視,但在海外成長的孩子在這方面較寬廣大度,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跟孩子一起伸出手,與其他族群有真心的良性互動和了解。

        曾全家在肯亞宣教十年,現任非洲內地會宣教動員同工的黃雲英師母感慨地說,假如一個七歲孩子對媽媽說:「我長大了要當醫生!」媽媽聽了會很高興。但若他接著說:「我要到非洲作宣教士,為那裡的窮人看病!」大多數媽媽的喜樂立刻變憂愁了。而有些父母的反應則完全不同,他們會鼓勵成全孩子:「我們一起來看看作為宣教士應該如何裝備。」

        黃雲英回憶自己十歲時常被一個同學霸凌。父親不是去學校告訴老師,而是要她自己面對問題。他用一個月時間,教她如何應對挑戰。這童年經驗使她無論去哪裡、做甚麼,都可以勇敢地面對難題,然後克服它。因此,她能伴隨現任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院長的夫婿黃成培參與非洲宣教多年。

        她也提醒,父母對孩子考試成績的態度,會決定他一生對成敗的看法。當孩子將來成為宣教士,能否笑看自己的錯誤,在失敗中找到切入點,在艱難中生存並繼續奮鬥,而同工之間發生爭執、誤會時,最後能否彼此包容饒恕、和好如初,都與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身教言教息息相關。

        加州大學教授陳博仁見證說,1969年他就讀臺灣東海大學時,系主任歐保羅教授是來自美國的教學宣教士,任教 38年中深得眾人的尊敬愛戴。2014年陳博仁飛到印第安那州參加歐教授的葬禮,得知他的兩個女兒已長期在東南亞宣教。

        歐家大女兒操著純正流利的中文告訴陳博仁:「1958年我六歲時,隨著父母去臺灣宣教,作為長女,我常觀察父母怎樣過日子,怎樣待人接物。我注意到家門不上鎖,永遠歡迎有需要的人;爸爸內向,尊重各種背景的人,常耐心傾聽訴苦人的心聲;媽媽熱情,隨叫隨到幫助人……。

        1965年,十歲和八歲的弟弟在一個月內相繼去世,爸媽在極度傷痛中,仍堅信上帝。當時 12歲的我看到父母的美好見證,思想生命的短暫,就決定把自己獻給主,參與跨文化的宣教事工……。」

家庭塑造範例之4:形塑敞開大門接待關懷的家風

        彭淑鈴教授指出,第一代移民父母對美國歷史文化可能不很清楚,遇到社會公義的議題,與第二代的反應往往截然不同。教會若營造安全的環境,幫助兩代之間順暢溝通,讓第二代看到第一代願意打開心門討論這種議題,就會樂意與第一代配搭服事。

        如何全家一起服事、接待或關懷呢?彭淑鈴舉例說,作招待、分配飯食、教兒童主日學、接待客旅或扶危濟弱等等,孩子都能從父母的榜樣,學習服事該有的要領和心態。

        基督使者協會特約校園同工陳思迪醫師回憶,70年代作為單身留學生,受益於當地華人教會的接待,也開始接待人。當未來的太太吳郁娜想接待從中國來的訪問學者,由於他們都是男性,便請教會一些弟兄作陪,也因此陳思迪和她第一次有近距離的接觸,之後開始交往,繼續一起做接待事工。婚後,思迪、郁娜夫婦更常接待留學生。

        陳家兒女成長過程中,全家旅行必定加上宣教行程。女兒婚後也盡力繼承這個熱情款待的傳統,接待朋友、同事、鄰居,在後院吃晚飯、看電影,談心。他們家老三在費城貧民區傳道,對象都是非洲裔及西語裔族群,思迪與郁娜作為父母,義不容辭支援兒子,於是開始接待不同種族、經濟、社會背景的人。

        旅美近四十年、經常在美國和臺灣各地事奉的強鴻元老師說,他們家的老屋,除了承載孩子成長的故事,也充滿了熱烈的真理學習及可口佳肴的聚餐愛筵。同時,也是來訪講員、牧長、宣教士、短宣隊和親朋好友的暫住休憩處,甚至成了因吵架而無家可歸者的收容所,眼淚笑容交織的談心咖啡屋。

        強太太彭菲說,她常祈求上帝指引,好知道哪些人需要被關懷。全家謝飯禱告時,都會為有需要的人禱告,一起討論何時邀請何人跟他們一同過節,也依靠、相信上帝的供應。

        強家兒子從小就參與家庭接待事工,現在服事大學生和青少年,也自然地邀請人來父母的住處,一起用餐交談。

        強家女兒曾有五年在韓國、兩年半在臺灣工作。在韓國時,她請朋友來家吃飯,她們都很感動,覺得像回到家一樣。在臺灣上班時,每個月都會做餅乾、蛋糕給全部同事吃,藉機會跟他們聊天、談信仰。

家庭塑造範例之5:以家庭良辰凝聚親情,一同成長

        加拿大真愛家庭協會執行長廖肇蓉傳道強調,所謂「家庭良辰」,就是家人一同促進關係的優質時間。

        實踐方案如―靈修:一起讀聖經、唱聖詩、禱告、討論屬靈書籍、分享靈程心得;手工:一起做家事、點心、烹飪;運動:音樂讚美操、球類活動、健身;電影:家庭電影院、觀後討論。(本會網站上有豐富的家庭電影欣賞資源);遊戲:一起玩桌遊 (board game);故事:讀故事書或真實故事、父母戀愛史;聯誼:利用網路與親朋好友線上聯誼,聯絡關懷軟弱痛苦的人,線上家庭禮拜,鼓勵兒女作網上義工;興趣:樂器、園藝等等。

        家人互動良好、彼此關係緊密最重要。先從輕鬆的桌遊開始,大家都能一起參與。找機會單獨與青少年兒女約會,一起去做輕鬆有趣的事,或去外面餐廳吃飯、喝咖啡聊天,而不是宅在家裡聽父母單向訓話。

        廖肇蓉的丈夫張世明補充說,最初他感到壓力很大,不知如何帶領家庭良辰。妻子幫助他規劃出三種方案,由他決定採用哪一種。

        他提醒,聚會內容要活潑有創意,例如一起唱詩、讀經、代禱、分享(如家庭、學校、經文應用等等)。有時候一起分享主日崇拜、查經小組中聽到的信息,或分享讀過的書;或玩閤家歡遊戲,深入了解彼此的觀點和看法;或者一起看影片,分享觀後感。

        多年來他們進行家庭良辰,有高山、有低谷,也曾斷斷續續。青少年兒女有時不是很配合,父母要耐心地好言相勸,始終都要與上帝和家人維持美好的關係。如果家庭祭壇因故停止,要勇敢地重新開始。

        廖肇蓉的成年女兒張天慈也感恩地回顧:「我上國中高中時,功課沉重,考試壓力大,也比較叛逆,覺得教會聚會夠多了,家裡還要做禮拜,真煩人!然而,如今回顧,我衷心感謝父母一直堅持下去,也感謝他們重視孩子們的意見,能互相溝通、彼此讓步。」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2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