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20期 (2021年08)
主題企劃
預防篇A
  10劑性別困惑疫苗,你為兒女打了沒?
預防篇B
  媽咪,我是從哪裡來的?
迎戰篇
  當孩子出櫃……
實例篇
  不管「她」或「他」,都是我寶貝!
資源篇
  斷背山遇真彩虹
 
真愛分享
婚姻雕塑坊
  家變枷,蓋茲夫婦離婚的警惕!
幼兒教養
  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幕前幕後
  故事背後有故事!
真愛交流道
  現代人的家庭怎麼了?
一笑抵萬金
  有夠甜!

濁流滾滾

        說到兒女性別關係教育,站在第一線的應當是父母!前專業機構美國「出埃及全球聯盟」研究顯示,有 90%的「同、雙、跨群體」(包括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變性者等,英文簡稱LGBT)跟自己的同性別父母關係是緊張或疏離的,他們的雙親在兒女性別角色認同上,未能發揮正面積極的影響力。

        當然性別認同的危機,責任絕不能單單歸給父母。例如號稱性教育權威的「美國性知識與性教育委員會」(SIECUS)前董事會主席,居然提供以下的建議給困惑的青少年:「惟一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的辦法,就是『實際去體驗,然後審慎分辨這經驗帶給你甚麼樣的感覺。』」

        媒體的催化,也將孩子推向同性戀的一方。例如主要的同性戀權利組織之一「同性戀反詆譭聯盟」(GLAAD),最近一直在推動「LGBT性取向者,到 2025年必須在電視節目上曝光率達 20%」。該聯盟極力強調,LGBT電視角色的存在,對改變文化觀念具有關鍵作用。

心性發展三階段

        心性發展是人格發展的重要一環,性是整全人格的一部分。兒童和青少年的心性發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可分為三個階段:生理性別身分(biological sexual identity),即出生的性別;心理性別身分(gender identity),2至9歲,自覺所屬的性別;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10至14歲。

        在香港「後同盟」所出的《打開「心性」的天空―認識心性發展、跨性別認同與同性戀》小冊中指出:

1.生理性別身分的賦予(0-2歲)
出生時的性別,主要按性染色體或新生嬰兒的生理特徵而被賦予。性染色體 XX者,生理性別為女嬰;XY者為男嬰。

2.建立心理性別認同(2-9歲)
2-4歲,萌芽期: 這一個階段可以區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孩子自覺是男生或女生;一是自覺擁有男性特質(masculinity)或女性特質(femininity)。

子女與同性父母建立情感依附的關係,是性別認同的基礎。尤其對男孩,母親要在愛裡逐漸放手,父親則需以愛逐漸接手。

5-9歲,穩固期: 這個階段需要幫助兒女建立同性友誼、以同性為模仿或學習對象,與其他同性認同;學習和強化自己性別身分和角色。

3.性傾向之形成(10-20歲)
10-14歲,萌芽期: 當進入青春期和第二性徵的發育期,是性傾向開始建立和形成的階段。

15-20歲,穩固期: 此時,性傾向已經逐漸確立。然而本身亦為同性戀的學者戴愛夢(Lisa M. Diamond)卻在其研究中,認為女人的性傾向可以因被觸發(triggered)而流動(指有些人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因著他人或環境的誘導,在一生當中有一次或多次的改變)。因而被據以間接論證同性戀並非天生。

兒女性別困惑疫苗,及早施打

疫苗1:強調兩性平等、互相尊重

        父母應當接納並肯定兒女出生時的生理性別,勿以自己的喜好性別為兒女命名、裝扮。華人傳統傾向期待生養「能傳宗接代」的男孩,孩子會因渴望滿足父母的期許而心理扭曲。也有些家庭喜歡女孩,不接納孩子的生理性別;男孩也喜歡女孩的玩具、粉紅衣裝,不喜歡與男孩運動、玩耍等。若有這些心態和行動,不一定但較易產生心理性別的偏差,需及早留意調整,越早越有可能挽回。

疫苗2:肯定子女的性別身分和角色

        如前所述,2-4歲為性別身分形成的第一階段,家長要多與子女建立同性父母的依附關係;孩子若有關於性的好奇或困惑,宜盡量以自然的態度引導他們。在5-10歲時,幫助子女結交同性朋友,學習強化自己的性別身分和角色。在進入青春期前後,第二性徵開始發育,若發現子女出現一些性別混淆的行為,不要強烈批評。

        其實,性別錯置的青少年,會產生困惑、焦慮、羞恥、不安全感,人際關係也會因感到與眾不同而自卑,容易被孤立、嘲笑、拒絕、霸凌等。這些都亟需家人和同輩的關懷及理解,肯定他們的生理性別身分,溫柔地聆聽,與他們一同禱告,並陪伴他們走過這不容易的路程。

疫苗3:父母活出彼此相愛和尊重的榜樣

        有位男後同(走出同性戀的男性),在成長中曾經歷同性戀的生活方式,但經友人引領進入教會後,開始認真地讀聖經,認識上帝的心意。但真正讓他下定決心離開同性戀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觀察自己父母之間的異性戀生活,看到他們彼此委身、互相扶持的榜樣,使他心生羨慕,產生動力走出同性戀。

疫苗4:父母同心協力教養子女

        一般家庭中,多是母親負責養育兒女,但其實父親的角色十分重要!在 0-2歲孩童開始建立性別認同的階段,女孩很自然會與母親認同並模仿;男孩則需要經歷性別認同的轉移,通常由起初認同於母親轉移為認同父親。這階段父母的彼此配合及以身作則,尤為重要。

疫苗5:離異雙親仍應合作守護子女

        夫妻離異的家庭,為了子女最大的福祉,生父生母應當盡力配合,讓子女仍然能夠在有父、有母的守護和培育下長大,好在性別認同及模仿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千萬不要把兒女視作自己情感上的小丈夫或小妻子,這會造成他們在心理性別上的困惑。多邀請異性親友參與子女的成長過程,使他們有模仿的典範,有效地協助他們發展心理性別認同。

疫苗6:經常供應子女情緒支持

        從小營造孩子在家人之間安全分享情緒和遭遇的氣氛。例如設計輕鬆有趣的親子時光,大家分享一週來開心的事或不開心的事,藉此培養家人的親密關係,了解兒女在每個階段的發展,第一時間內掌握子女的情緒需要。否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難向父母啟齒有關性傾向的困惑。

疫苗7:教導子女拒絕不當的觸摸

        身體的隱私部位不容別人不當的觸摸,此乃孩童從小性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有人侵犯,應當立即報告父母或老師。即便是家人、親戚,或父母相熟的朋友,都不可有不當的觸摸或侵犯。不要輕易容許子女在別人家過夜;在外單獨入厠,需有家長監管。被不當觸摸會造成羞恥感和罪惡感,甚至厭惡自己的性徵和身體。

疫苗8:若子女投訴遭性騷擾,最好相信並介入

        同性戀形成的原因非常複雜,但年幼時受性騷擾的比例比較高。父母應當留意,鼓勵子女說出真相,並要防範再度或持續被近親或友人侵犯,並藉助專業輔導或禱告醫治,使子女受傷的心靈得以痊癒。因為受侵犯不只使自我形象被扭曲,且對施暴者的性別觀念及認知也會產生扭曲。

疫苗9:鼓勵子女若被霸凌,務必報告家長、老師或警方

        值此亂世,即使不去傷害別人,別人也可能傷害我們。國小或青春期的孩子,對同儕說話、行為可能非常殘忍。若父母、老師姑息這些霸凌行為,情況只會變本加厲。男孩被人取叫「娘娘腔」(sissy)、「妹妹」、被強脫褲子,或者叫女孩「男人婆」(tomboy)等,都會讓孩童感覺自己的男性或女性氣質有所欠缺,性別自信受到嚴重挑戰。

疫苗10:留意孩童所接觸的性教育或媒體

        同運(同性戀運動)處心積慮地要及早灌輸同性戀的知識與行為,孩童在耳濡目染下很難抗衡,於是在心性發展上出現破口。家長宜及早防範。

欲了解本會因應時代迫切需求而新設之「性別關係事工」,請閱P12資源篇。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1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