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知明辨,戒癮有望
讀了貴刊上期王倩倩老師〈真知明辨,戒癮有望〉一文,又趕緊向真愛奉獻索贈《上癮的真相》和《上癮的治療與陪伴》二書,終於首度搞清楚:上癮包括物質類和情緒類;癮無法根除,只能替代;對上癮者勸告根本無濟於事,一定要先採取行動⋯⋯。
我家中也曾親歷上癮風暴,而周遭親友可謂哀鴻遍野,但幾乎都在一片迷霧中盲目掙扎。很高興真愛能推動此一猶如怒海中的救生艇般的事工。我和內人一定大力支持。(美國,北加州,李新民)

原來是「天邊孝子」惹的禍!
上期黃琪恩教授的大作〈我不是天邊孝子〉,真是生動傳神又發人深省啊!
我自己家族中、社區和教會朋友圈中,在長輩臨終病床前大吵大鬧的場景頻頻發生,如今才知道原來美國老年醫學界對此現象早有研究,且有專門名詞。黃教授分享的露絲和德民的例證,對平日不在年長父母身邊負主要照顧責任的成年兒女們,都是極中肯誠摯的提醒。謝謝黃教授!(澳洲,墨爾本,陶如知)
誰才需要「轉大人」?
多年前成為基督徒後,就很少看坊間的出版品和影劇產品了。後來參加了蘇文安牧師的文字營,才明白讀聖經和屬靈書籍固然重要,而了解流行暢銷的書籍影視作品,也能成為與親朋好友、社會大眾對話交流的有力切入點。
謝謝貴刊常推介值得探討深思的通俗作品。上期介紹的《花甲男孩轉大人》電視劇,真的又發人深省又妙趣橫生,幫助我對周遭活在民間信仰習俗中的人群,有了更透徹的認識,這也是另類學習與成長呢!(臺灣,高雄,劉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