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30期 (2006年08月)
主題企劃
資訊篇
對症下藥止家暴
故事篇
我願意
話題篇
迎戰婚姻暴力
 
真愛分享
個案剖析
夫妻一世盟
牽手偕行
我妻我友
真愛書香園
感動叛逆的心
親子加油站
圓夢
真愛電影院
不作寂寞的父親
健康資訊站
不想「中厚」就要動
一笑抵萬金
另類思考


陪伴兒子學琴的過程,曲折起伏,然而數年匆匆而逝,我卻發現,我已──
 圓 夢 

█杜秀香

  從小,我就羨慕著有一架鋼琴。但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大陸,鋼琴只是罕見的奢侈品。我所就讀的小學,只有一台手風琴,音樂老師將手風琴吊掛在胸前,左手按著鍵盤,右手拉開來拉開去的,帶著我們唱歌、跳舞。
  我只在電影上看到過鋼琴,黑色長裙及地的女演員,修長有力的手指在琴鍵上如水般的滑過,美妙的旋律頓然響起。一架黑色閃亮的鋼琴,一段悠揚酣暢的音樂,那是我的一個夢,屬於少年的夢,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的天堂之夢。

一位媽媽的夢想
  曾記得兒子生下一個月後,與先生一同為兒子取名。那時先生正好博士畢業,為了紀念雙喜臨門,先生為兒子取一字「博」,我建議就叫「博簫」,簫為中國的一種民族管樂器,蘊涵著音樂藝術的儒雅之氣。
  後來先生採納了我的建議。在寶寶成長記錄冊中,先生在父親的期望一欄中寫道:「願兒子成為世界第一流的音樂家。」可以說,兒子的名字中寄托著我和先生的夢想和期望,希望在兒子的身上完成父母未竟的心願,圓我年少的夢。
  兒子出生時,我們住在北京。從他一歲起,每個周末都刻意帶著兒子去博物館,或去頤和園,圓明園,希望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能薰陶調皮的小男孩。三歲時,幼兒園開設了舞蹈和繪畫班,我自作主張一股腦兒全報了名。
  至今記得兒子學會的第一首歌:「清晨來到花園裡,啦啦啦,啦啦啦!」三歲的小兒子可著嗓子,賣力的唱著,雖然分不清兒子在喊或在唱,但在我的心目中,他已是巨星級的人物了。我也已經為他設計好了人生藍圖,五歲開始學鋼琴,外加繪畫、書法,無數的念頭在心間轉動。我彷彿已在無數念頭的轉動間看到了兒子未來美好燦爛的人生。

流浪中的缺憾
  兒子四歲半的聖誕前夕,我攜子遠赴加拿大探望先生,從此告別文化古都北京城,開始了全家的流浪之旅。
  流浪的日子裡,充滿了孤獨寂寞和無奈,也承載了太多的艱難辛勞和無望。我們從吹著五大湖潮濕海風的加國東部,流浪到加拿大西北方最大的城市。
  在那裡,我們歷經加國的四季美麗風光,只因心中滿載太多的愁苦,迷人絢爛的風光似乎也隱含著一種淒涼的美麗和無奈的情懷。在嚴寒孤獨的漂泊流浪中,音樂鋼琴,統統變成了奢侈品。對兒子的虧欠時時縈繞心頭,總覺得因為漂泊不定的生活,耽誤了對兒子音樂的薰陶和訓練。
  夢難圓,難圓夢,鋼琴常在我夢中出現,成為心中的遺憾和痛楚。
  一年多後,先生在美找到工作,隨即全家遷移,在遼闊廣褒的北美大陸上空飛翔了一個大對角,飄到了潮濕悶熱四季不明的墨西哥灣。生活逐漸安頓下來後,終於在兒子十歲的時候,買了一架黑色的日本鋼琴。

催迫與反彈
  鋼琴被送來的那一天,我激動無比,早早的騰出了地方,提前買好了一塊乳白色的絲綢,準備遮蓋琴身。當黑色閃亮的鋼琴放好,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射出奪目的光芒,那麼高貴耀眼,我的心,微微發抖,啊!我終於擁有了鋼琴,我的夢成真,夢已圓。
  第二個星期開始,風雨無阻的接送兒子學鋼琴。起初,我像模像樣的與兒子一起學,學簡譜時,還信心滿滿的。一從簡譜變成五線譜,就傻眼了。樂譜記不住,手腳不聽使喚地難以協調,哎!三十幾歲的人了,怎能與小孩兒相比呢?試了幾次,終於放棄了。
  於是,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拼命督促兒子練琴。希望在兒子的身上圓我少年時的夢。當然衝突在所難免,有時會拿出激將法來,甚至不惜犧牲兒子的自尊心來達到目的,結果是目的未達,卻打擊了兒子的自信心,使他產生了逆反心理,在兒子看來,彈琴是種懲罰。
  有一段日子,真的可以用痛心疾首來形容我的心情,而用深惡痛絕來表達兒子的感受。母子倆就像戰場上勢不兩立的敵我分明,展開了拉鋸戰,互相對峙著較勁。
  「妳想彈妳彈好了,為什麼強迫我呢?我不喜歡鋼琴。」兒子抗議。我則苦口婆心的列舉古代偉人「頭懸樑,錐刺股」的刻苦精神,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生哲學。

Just For You
  怎奈將近青春期的兒子卻認為是否學鋼琴,是他個人的選擇。每天練琴的時間,成了全家人傷筋動骨的痛苦磨難。我總是認為兒子有這麼好的條件,應該充分利用,讓鋼琴發揮最大的功效。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後,全家人身心俱疲,劍拔弩張,安寧不再。有時侯想放棄算了,也許兒子本無音樂天賦,但是想歸想,道理和邏輯上,我很清楚凡事不能強求,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些的不甘心和不情願。心裡彷彿有兩個聲音自相辯論,好似摔著跤、擰著勁,經常處於一種天人交戰的狀態,但卻總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大人罵、小孩器的練琴場景,在許多華人家庭中並不陌生。
然而,真的非如此不可嗎?--其實,練琴也可以
成為賞心樂事。

  正自懊惱不知所措之際,參加了教會舉辦的「蒙福家庭」主日學課程。老師生動活潑的授課,學員敞開心扉的分享,使我看到了自己凡事喜歡作主虛榮自私的一面,「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所以我決定放下個人的夢想,而從兒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後來我對兒子說:「媽媽希望你堅持下去,當作一種興趣和業餘愛好,你可以把它當作玩遊戲機一樣,just for fun。」從此不再跟在兒子的屁股後面督促其練琴,改用輕鬆平和的態度提醒兒子:「媽媽可以欣賞一段美妙音樂嗎?」
  沒想到這樣的方法還真是有效,母親平和地提醒,兒子愉快地接受。吃過晚飯後,我和先生坐在沙發上,兒子放鬆愉悅地彈一段鋼琴曲,雖然音調有時會刺耳,但卻彈的喜樂、聽的開懷,其樂融融。有時兒子會彈讚美詩,我和先生就跟著唱:「耶穌是我親愛朋友,分擔我罪與憂愁……」。

學琴可以很輕鬆
  我第一次發現,學琴原來可以這樣的輕鬆,這樣的享受,這樣的悠閑從容,可以輕鬆的享受家人共處的時光,和親子間良好的互動。先生戲稱其為"Family Concert"。
  從此,不再為學琴練琴而爭吵,兒子也不會為了放棄學琴而抗爭,真的把它當作遊戲來玩,反而玩的越來越投入和喜愛。去年兒子上了高中後,參加了學校管樂隊的演奏(Marching Band),需要很多的時間來練習,加上學習壓力很重,先生曾建議兒子是否暫停一段時間的鋼琴。經過全家人的討論,一致認為,在緊張的學習中,鋼琴可能是最佳的調劑和放鬆,於是繼續堅持下去。
  令我驚異的是,去年年底兒子竟然決定去參加鋼琴比賽(Solo and Ensemble),更另我意外的是居然通過,今年五月還去參加州的比賽,並且在整個的準備練習過程中,與鋼琴老師溝通、選取樂曲、搜集樂譜,全由兒子自己來完成。我和先生只是提供司機的服務。

夢已圓
  兒子真的是長大了,他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興趣和愛好,像小鳥一樣漸趨強壯的翅膀和特立獨行的自我意識,我學會逐漸放手,學習理解,包容和溝通的功課,不再主觀地為兒子決定事情,不再將我的夢想加諸在兒子的身上。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這是作父母的義務和責任。因為上帝造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必定會有屬於他的夢想,那就照著上帝的旨意成就屬於兒子的夢想吧!誰說我的夢難圓?其實在陪伴兒子學琴的過程中,我的夢已圓,它圓在我的心裡和上帝的愛裡。

作者杜秀香,與先生梁五更定居休士頓,育有一子。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