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10期 (2019年12)
主題企劃
話題篇
  當成年兒女遇險時
資訊篇
  突破人生逆境
實例篇
  飛越「四分之一人生」的險關
 
真愛分享
家族傳承
  結實纍纍為神國
為家而戰
  解開同性戀議題的死結
夫妻一世情
  從約法三章到盟約一世
真愛故事館
  最特別的旅程‧寶島篇
家庭EQ坊
  觀大選學談印象管理
網路精選
  塔塔論人生
真愛交流道
智勇兼備向晚年
一笑抵萬金
  一言止爭

        清晨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學校通知,讀大學的孩子被送到精神病院……

        某日,女兒告訴你,婚姻走不下去,準備要紕離了……

        雙學位的兒子頻頻失業,找不到前面的人生方向……

        兒子跨不過情傷,企圖自殺……

        20多歲至 30多歲,是人生中角色轉變最明顯的階段之一,而在轉變中最容易發生危機:由學生成為社會新鮮人、由單身走入婚姻、由父母家中搬出獨立生活、由青年人邁向成年人……。

        面臨成年兒女遭遇的各種危機,父母如同考卷打開,驟然看見一道道從未見過的全新考題,不免手忙腳亂,無法招架。危機有漸進式的,如課業或工作壓力大到無法承受,造成憂鬱症、躁鬱症;有意外急難式的,如重病、車禍;又或是重大情感打擊式的,如失業、失戀、離婚。

        父母的接納與陪伴,必可成為兒女們最堅強的後盾。重要的是「幫助卻不干預,輔導卻不主導」。

        以下將針對「憂鬱」、「失業」、「失婚」、「自殺」等四種對成人兒女造成莫大衝擊的危機,對父母提出建言。

建言 1 沉著應對,伴兒女渡「憂鬱」險灘
        「當孩子被診斷出有心理疾病時,我第一時間瀕於崩潰,拒絕承認這會是事實!」「全美精神疾病聯盟」(NAMI)新澤西分部華裔董事Grace Hu女士回憶,2001年當她接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打來電話,通知她把女兒領回家時,離女兒大學畢業只剩一個月!

        「從來都不知道她在看心理醫師!這麼聰明健康、優秀活潑的孩子,怎麼會生病了?學校有沒有搞錯?我有沒有聽錯?甚麼是躁鬱症?……」突如其來的這通電話,讓Grace措手不及,人仰馬翻。待回過神來,發現擺在一家人面前的,就像大地震之後的重建之路,千頭萬緒。

        Grace以過來人的身分建議,面臨兒女發生精神疾病危機時,第一步,要保持鎮靜,沉著面對。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用冷靜穩定的語氣與兒女懇談。「溝通四不」包括:不要喋喋不休;不要顯出過度焦慮;說話速度不宜太快、音量不宜太大;不要說教。

        Grace提醒父母:心理疾病的復健之路,絕非幾朝幾夕就可完成,父母必須同心耐心應戰。作為成年兒女的陪伴者,父母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包括飲食、睡眠,最重要的是情緒。

        尋求支持團體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新澤西州的「金鶴計畫」,是專門為華人父母所成立的支持小組。Grace當初在這個團體得到很大幫助,如今成為機構董事、也是講師之一,許多兒女遭遇精神疾病者都接受過她的幫助。

        NAMI金鶴計畫負責人 Maggie強調,精神疾病如同生理疾病,華人父母不需感到羞恥,也不要自責。她送給父母們「四C」:
1.這不是你引起的。(You don't CAUSE it.)
2.這不是你能控制的。(You can't CONTROL it.)
3.你無法治癒它。(You can't CURE it.)
4.你可以學著去應對它。(You can COPE with it.)

建言 2 傾聽放手,伴兒女渡「失業」險灘
        張先生的兒子已年過30,擁有雙碩士學位,但每次工作幾乎都不超過一年,感到前途茫茫、卑微挫敗。兒子經濟無法獨立,只能長住家中。近日張先生數度與兒子發生劇烈口角,家庭氣氛越發惡劣。夫妻倆求救於專業輔導。

        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輔導系孟安麗博士表示:成年兒女感到前途茫茫,父母要試著進入他們的情境,以傾聽去了解背後更深的感受,引導他們說出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只專注在表面的找工作上。「成年兒女說不出來的痛,我們可以試著替他說出心中感受。」但是當兒女表示不需要建議時,父母要立即尊重。

        孟安麗認為,兒女職業生涯的選擇,是生命的成長及性格成熟的過程之一,父母要幫助兒女知道如何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讓孩子學習獨立,這是父母給兒女最大的禮物。父母必須放手,尊重兒女自己的決定,而不要跳進去,越幫越忙。父母需要學習建立合宜的界限,即使兒女跌倒了,也要讓他們自己學習在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經歷從上帝來幫助,這樣下一次再面臨危機時,他們可以不依靠父母,鎮靜面對,正面處理。

        家庭更新協會輔導員許菁芬也表示,當成年兒女工作不穩定時,會產生高度的焦慮,以及低度的自我評價。通常他們會生氣並責怪父母當初逼自己選讀的大學科系。許菁芬分析,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反應,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掩飾自己的錯誤和絕望罷了。父母不需因此受傷。可以試著從兒女的立場看事情,接納他們的心情。

        她強調,父母的任務,是在傾談過程中幫助兒女認識、接納自己的感覺,要以禮貌的態度待他們。透過傾聽及詢問適當的問題,讓成年兒女更進一步思考自己喜歡甚麼專業,接納自己的有限,反省自己真正要的是甚麼,面對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這對於長遠的未來,未必不是轉機。

建言 3 勒住舌頭,伴兒女渡「失婚」險灘
        人生中任何轉變都會使人有不安全感,而離婚更高居所有壓力指數第二位,僅次於死亡。離婚問題處理不當,將使兩個家庭陷入永無止盡的痛苦中。

        簡太太的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從高三開始與男友交往,大學畢業立即結婚。儘管兩人相戀五年,仍因個性不合,三年後以離婚收場。

        對於女兒的失婚,簡太太當然心疼與不捨。但她尊重女兒的決定,完全不過問離婚過程的法律程序。失婚後,女兒帶著一歲大的外孫住在簡太太家附近,幾乎每天回娘家共進晚餐。娘家成了她最大的安全港灣,外公外婆成了小孫子最親近的家人。

        女兒剛離婚的那幾個月,看不到昔日開朗笑臉,也不太愛說話。但簡太太每次跟女兒見面時還是高高興興、天南地北地拉她聊天,煮好吃的家常菜安慰她。一年後,在父母全然接納與貼心幫助下,女兒終於慢慢走出失婚危機,重拾往日笑容。

        「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勒住舌頭,不能在女兒面前說『我早就告訴妳,不要嫁給他,你們不合適,妳偏不聽!』」簡太太說,這種話只是在傷口上撒鹽,一點兒幫助也沒有,絕對絕對不能說。

        簡太太不但沒有責備女兒,也絕口不說任何數落前女婿的話。簡太太說,每次忍不住想要說負面的話時,馬上在心裡禱告:「上帝啊!請幫助我,不說不造就人的話。如果沒有好話可說,我寧可默然無語!」

        成年兒女受困於人生險灘,轉向父母求救時,父母能做甚麼?許菁芬表示:第一步,尊重不責備。因為只要一開始責備,一定是把兒女推向反方向。第二步,針對他們的難題,提供幫助。第三步,協助適應新角色。簡太太就是很好的範例。

建言 4 了解接納, 伴兒女渡「自殺」險灘
        人為甚麼要自殺?有不少案例起因於生活中一些長期累積或突來的壓力。據統計,自殺者中,10%的人並沒有顯著理由;35%的人,被列為精神狀態不穩定;約40%的人,當外來的壓力超出負荷就很容易走上自殺之路。自殺是想要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自殺已被列入十大死因的第一名。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2015年全球每十萬人中有 10.7人自殺死亡,此外據《康健雜誌》95期報導,臺灣年輕人自殺率逐年上升,近五年來增加了1.7倍。20至 24歲年齡層自殺者,更從每十萬人6.4人竄升到 10.8人,而且還可能被低報。因為華人難以接受「白髮人送黑髮人」,往往會讓法醫不忍寫明自殺,傾向判定為「意外」。

        許太太就讀博士班的兒子湯姆(化名),在失戀及與教授溝通不良雙重打擊下,在宿舍割腕自殺未遂。辦理休學後回家靜養一年。湯姆表示,感謝媽媽完全的接納,沒有責備他。經過一年心理醫師的輔導,目前已走出自殺陰影。

        許太太表示,事情既然發生了,雖然心很痛,還是必須以耐心與愛心去了解並接納尊重孩子。許太太在陪伴過程中曾對兒子說:「你的痛苦別人看來可能微不足道,但媽媽相信你的痛苦完全真實,很重大,很痛。但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或許就不那麼絕對了。」兒子把這句話聽進去了。

        專家認為,徘徊於自殺邊緣者通常會發出求救信號,冀望有人聆聽。輔導員許菁芬表示,自殺其實是可以預防的。以下是三個基本原則:

        1.建立信任關係:當兒女表示有輕生念頭時,不要立刻訓話。盡可能少插嘴,先建立信任關係,將注意力放在他的感受上,協助他分辨自己的感覺,釐清問題真正的癥結。一旦他看清問題,極端的無助感也不攻自破。

        2.評估實施自殺行動的可能性:不要害怕,也不要太緊張,以溫柔堅定的語氣詢問他是否有想過自殺的方式和具體計畫,是否曾經企圖自殺。

        3.尋找專業心理醫師:正視他有自殺的念頭,不要以為只是隨便說說。建議先與心理醫師談談,而非馬上帶去精神科。

親子携手完成人生大考
        成年兒女一遭遇重大危機,就以為人生走不下去,常常是因為他們只能用單一視角看事情,自我評判:我不夠好,我是個失敗者,我已無路可走……。所以父母在陪伴過程中,要幫助兒女建立彈性、多元的視角,明白「當上帝關上一扇門,必定會打開一扇窗」。

        人生閱歷豐富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看到其他的可能性,但前提還是尊重,不必事事為兒女設想周到(除非危及生命),妨礙他們成長獨立的機會。關心是必要的,但過分擔心就是越界了。

        父母要學習為兒女禱告,順服上帝的時間,堅信上帝終會讓孩子走得出來。人生像條大河,沿途可能風景秀麗,更可能驚滔駭浪。成年兒女遭遇突如其來的人生險灘、從未見過的「晉升級考題」,何嘗不是在考驗父母們應變的智慧與勇氣?!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9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