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4期 (2002年04月)
真愛焦點
名家談真愛
中年男人的倦與嘆
漫畫中年
人生的下半場
焦點話題
與生命續約
個案剖析
丈夫變了一個人
 
真愛分享
人生好故事
等不及守個空巢
家庭下午茶
公雞啼了
珍愛青少年
其實我在乎
雋言笑語集
一考便知
家庭休閒館
話說全人旅遊


公雞
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運用得宜,無論是悲是喜,皆可成為家庭教育的好材料。

█蘇文安

  「叮咚!叮咚!」門鈴響起,打斷了我們全家的遊戲時間。十歲的女兒放下手中的「記憶轉轉盤」,從門上的窺孔往外瞧了瞧,回頭低聲說:「是隔壁的阿姨。」最喜歡當「掌門人」的三歲小兒子一躍上前,三兩下就打開了大門。

大勢不妙
  只見鄰居華人太太,滿臉客氣又尷尬的笑容:「你們知道市政府規定住宅區可以養雞,但不能養公雞嗎?」我連忙道歉:「知道知道,我們會處理,我們會處理。」
  歡樂溫馨的屋子裏,頓時一片愁雲慘霧。該來的終於來了!我們原本就知道這規定,所以當初去swapmeet買小雞時特別聲明要母的。攤主信誓旦旦,保證是小母雞。我們一隻隻捧起來瞧了老半天,實在也不辨雌雄,只好相信她。
  四隻毛茸茸的小傢伙,以驚人的速度長大。為了讓牠們變成精壯的「土雞」,我們採取「白天放風、夜間入籠」的政策。不料,一隻在十四歲的大兒子「訓練」牠飛行時壯烈成仁,一隻被鄰家黑貓咬住、死於非命。
  最後只剩一黑一白兩隻,取名「小黑」與「小白」。牠們會聽命回籠、會跟著主人到處跑、會飛上樹枝、會追趕松鼠、會俯首斂翅讓人撫摸,非常好玩。奈何,愈長愈雄赳赳氣昂昂,尾羽高高翹起、雞冠艷紅如血,開始發出低沉的咕咕聲。我看大勢不妙,一再提醒三個小孩要做最壞的心理準備。

寧鳴而死?
  小黑小白四個月大的某天清晨,天剛濛濛亮,我們全家就被一陣陣嘹亮的雞啼聲喚醒了。五個人把臉貼在通往後院的落地窗上,望著雞籠裏的小黑跟小白,抖羽張翅、得意洋洋地輪流引吭高歌。我們家老大又憐又氣地直罵:「笨雞,大笨雞!」
  自此,牠們連續兩個禮拜,每天清晨6:00,分秒不差,開始吊嗓子。趕在5:50放牠們出籠,好言相勸、疾言厲色斥責、用牠們最愛的生菜賄賂……,總之,用盡了辦法,牠們就是不為所 動,始終「恪盡職守」。
  終於,隔壁那一大家子人都受不了了,推派媽媽來抗議。既有人抱怨,只能按照法規處理了。
  雖然早知會發生,大家還是心情沮喪 。畢竟,這是孩子們在美國第一次正式飼養的寵物。看到氣氛如此低迷,太太提議半小時後召開家庭會議。

「悲傷輔導」
  我們夫妻倆閉門密商之後,由我宣佈,現在要討論如何善後,還要談談此事讓我們學到什麼。
  如何善後呢?不外「請獸醫開刀拿掉聲帶」、「宰掉」和「放生」三途。拿掉聲帶,聽說花費昂貴、事後照護不易、生存率很低,所以不予考慮。於是大家熱烈討論「宰」與「放」的利弊。被人餵大的雞,放生可能也無法生存,說不定只是死得更慢更痛苦,但也說不定會變成快樂的野雞、活得很久。宰呢?可以送給親友進補,也算死得其所。
  最後進行表決,全家五票,只有三歲的老三贊成放生。眼看他小嘴一撇,就要放聲痛哭,我連忙改變立場,投給他一張同情票。最後決議:請媽媽花七塊錢送去專賣現宰雞鴨的店請他們殺,然後直接送去阿公阿媽家和一個正在坐月子的阿姨家,「雞肉」萬萬不可拿進家門,以免徒惹傷感。
  老大說,他要寫下小黑小白的「傳記」、貼上牠們的照片、並附上養雞經驗談,做成一份報告。心細的老二提議再買小雞,但一定要換一家店,要確定買到母的。注重公平的老三主張要買五隻,爸媽哥姊和他一人一隻。媽媽則提出,希望在把雞「送走」之前,舉行個小小儀式,禱告辭別。
  七嘴八舌之際,大家失落悲痛的情緒也不知不覺得到了宣洩。

生命教育
  眼看「悲傷輔導」似已奏效,可以進行「生命教育」了,我就跟孩子們分享從此一事件學到的功課。我說:
?我們全家原就早起,公雞6:00叫,正好當我們的鬧鐘,但對晚起的鄰家而言,卻是擾人清夢。可見世上的事,有時不一定是「對或錯」、「好或壞」的問題,而是角度與觀點的問題。
?公雞能啼叫,是牠的天賦,牠只會依著本能而為,根本無從選擇,因此而被殺是完全無辜的。而人卻有智慧與意志力可以做抉擇。因此我們要知道:有才幹雖是福,有時也會成為禍害,全看你是否用在對的時間、地點、場合。所以除了有才幹,還要懂得謙遜。
?我們當初選小雞時分不清是公是母,就決定買下,如今不但自己傷心、小雞也被迫枉死。可見做任何決定,必定會帶來後果,而且往往非我們所能預料。所以做決定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萬一做錯了決定導致不好的後果,就要勇於承擔、好好處理善後,一味自責或怨天尤人是無濟於事的。

如釋重負
  一個月後,才出生三天的五隻小雞進門了。再過四個月,有天老三打電話來我辦公室,用那稚嫩的童音很興奮地報告:「明天小雞孵蛋蛋了!」哦,是「今天大母雞生蛋了」。看來,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不用再每天清晨豎著耳朵,擔心是否又有哪隻雞要高聲宣判自己的死刑了。


雞不宜養太多隻,才能與牠們
做有意義的互動。圖為文中的
三個小孩正仔細觀察第二批雞
的生活習性。
作者蘇文安為真愛家庭協會文字部主任、本刊主編。一家五口人和五隻雞定居南加州天普市,實行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歡迎對在自家後院養母雞有興趣者來信或來電交換心得。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