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人深度旅遊精彩景點之一:比斯坎國家公園(Biscayne NP) 義務導遊 蘇文博教授

邁阿密(Miami)是個大家都熟識的地方。在它附近有什麽特殊的景色嗎?比斯坎國家公園(Biscayne NP)是個從邁阿密的鬧街市區就能遙望得見的地點。可是它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許多人去邁阿密好幾次,卻不知道有這麼個國家公園存在。
一個地區必須有至少兩個或以上的重要自然或人文景觀,方能被賦予 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的等級。全美國到目前也只有58個公園晉升於這個等級。比斯坎國家公園的範圍有百分之九十五是海洋,百分之五是陸地。您也許想問:“海水有什麽好看?為什麽它插隊在國家公園裡面?” 可是您知道這裡是全世界第三大珊瑚礁區的起點嗎?第一和第二大的珊瑚礁區在哪裡?對不起,賣個關子。在今年的全人深度旅遊時,會把滿美與我都去過的全球最大、也是最多彩多姿的前三個珊瑚礁區,作些簡單的介紹。
最重要的倒不是已經去遊覽了哪幾個地方?要緊的乃是我們對這個地球上生物多樣化(Biodiversity)密度最高地區之一的珊瑚礁(Coral Reef),到底認識了多少?為什麼身上劃著黃、黑色條紋的小丑魚(Clown Fish)喜歡和帶著有毒觸鬚的海葵(Sea Anemone)形影不離?蝦子、水母、海參與那些五顏六色的熱帶魚,為什麽把珊瑚礁當作自己的家?牠們這個繁華的社區,有互助互愛的行為嗎?有劫掠兇殺的惡棍嗎? 固定不移、但千姿百態的珊瑚,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有隨著海流搖擺的軟珊瑚嗎?每年一度,母的珊瑚和公的珊瑚會來一回「兩情相悅」、「花好月圓」的「偎郎大典」。牠們怎樣羅曼蒂克地進行?
陸地僅佔公園二十分之一的面積;然而這些小小的區域卻蘊涵著豐富的自然瑰寶,等待著有眼光的人去探索。沿著海邊,可以看到許多紅樹(Mangrove),也稱海欖雌。別看它們長得不高,又囉哩囉嗦地生了好多「 腳」,有點像踩高蹻的人腳下太多蹻子、不曉得該踩哪個才好。這些紅樹繁殖在其他樹木根本無法生存的地方;每天兩次潮汐漲落時,一半時間得泡水,另半時間得乾曬。颱風、暴雨、巨浪肆虐時,它們經常首當其衝。雨季河溪氾濫時,從上流冲下來的沙礫,常常不客氣地往它們的腳底囤積。可是海浪的衝擊,又常把它腳下的沙土冲走,削減它的立足點,也使它缺氧。身旁的水有時很鹹,有時不鹹,有時鹹不唧兒,它都得適應;既來之,則安之。
大多的情況下,身處的環境是足以把其他「正常」樹木鹹死的海水。不同種類的紅樹各擅勝場,「發明」了一些「除鹽秘方」。有的能把高濃度的鹽水經由樹葉中特別的細胞處理,讓鹽質分泌到葉子之外,是把鹹水化淡的專家。有的紅樹像 《天龍八部》 裡的段譽,在與喬峰比拼酒量時,運用內功把烈酒(在此乃鹽分)從腳底(根部)濾出。更有紅樹把無法濾除的鹽分儲存到身上那些老、舊的樹葉裡,然後讓這些「鹹葉子」輕鬆地、瀟灑地掉落,有如脫掉舊衣裳。誰賜給這些「無名小卒」這麼高超的設計力、這麼奇妙的適應力、這麼強韌的生命力?
從珊瑚礁和紅樹林可以學習的事項還多著呢!身歷其間、實地觀察,遠比在這裡憑空想像、紙上談兵,有意思得多。如果您已經報名,好極了。如果您尚未報名,但在時間、經濟上許可,讓我們今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到比斯坎公園以及南佛羅里達州的許多勝地,一起來享受大自然及人文景觀吧!
附:
說到紅樹林(Mangrove Forest),它們的貢獻不勝枚舉。至少有以下四點:
一.淺海小生物的藏躲地
錯縱複雜的紅樹根區是小動物理想的棲息處。當大型捕食動物張牙舞爪來臨時,幾個轉彎、幾次急鑽,就能化險為夷。紅樹林是牠們「患難中的避難所」。對水裡的小魚小蝦,更是如此。
二.成為食物的來源
紅樹的葉子、花瓣、果實都是棲息於紅樹林區野生動物的「衣食父母」 。美洲沒有野生的猴子。對亞洲、非洲有些猴子而言,紅樹葉是牠們常大快朵頤的「特選佳餚」。落海的樹葉或樹皮,也是大受附近珊瑚礁生物歡迎的「舶來品」 。
三.穩定海濱及河岸
紅樹根只要有一點兒土壤或泥沙可以「歇腳」,決不挑剔。它們很了解,在那種地帶,「房地產」很貴,寸土是金。所以想盡辦法、威脅利誘:把根、幹往各個方向伸展,又提供適合「食客」居住的環境、使牠們也幫你滯留泥土。
四.提供濾水的功能
潮汐進進出出,都要鞠躬通過紅樹林盤旋錯綜的「胯下」,而且會留下一點兒「買路費」 ,就是泥沙石礫。缴買路錢時,會把身上所帶的一些從河流或海水來的污染物(Pollutants)也留下。水裡的紅樹根有許多「食客」 ,如海綿(Sponges)、貝類(Shellfish)及一些甲殼動物叫藤壺(Barnacles)等等,牠們捕食海中的浮游生物(Planktons)時,也附帶地免費清除一些污染物。這種功能對附近的沼澤地、珊瑚礁等,有重大的生態助益。
|